2005年1月30日星期日

转贴两篇方舟子的文章

经常觉得自己很懒散,表现之一就是,每天上午基本上作不了什么事,下午就能作一些事了,晚上效率就更高了,但还是比不上从公司回公寓的路上时的态度,一回想今天浪费了多少时间,就觉得痛心疾首,下决心明天一定要洗心革面从头来过,决不浪费时间了。
其实人都是这样,倾向于把事情留到deadline之前的最后一分钟来完成。
所以这让我想起了方舟子写过的一篇文章:〖转〗人不是基因的奴隶。其中提到相似的现象在猴子身上也能看到。看来是这灵长类生物的共性,让我觉得心里好受了一点。
在方舟子最近的另一篇文章〖转〗神龟虽寿,犹有竟时中,方舟子谈到了关于物种保护的问题。在进化的过程中,大部分的物种都已经灭绝了。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过程,也没有什么可惜的。但是对于人类对它们的濒临灭绝负有责任的物种,那么还是应该竭尽所能让它们的生命尽量延续。那么,我们是否有必要一定要延续熊猫这个物种呢?我们每年为了保存这个早就不该在大自然中存活的物种,已经投入了太多。我想从生物或经济的角度来考量,应该是没有什么必要了。但是这个物种上所携带的文化或政治含义,已经远远大于了她在其它方面的价值,所以我们会尽力让她继续生存下去的。

相关链接:
〖转〗人不是基因的奴隶
〖转〗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碧海情

第一次看《The Big Blue》这电影,是在80年代的电影院里,那是我最初开始热爱电影的日子。之后的一段时间中,又在电视上看了若干次。直到现在,我也依然认为这是大陆引进电影中最棒的一部。
关于遥远的那次《The Big Blue》的观影经历,只记得几个片断了。
Jacque和Enzo在水下比赛谁坚持的时间更长,结果两人都是被人横着抬走的,Jacque躺在旅馆里的床上,给Johana看自己钱包里的照片,里面只有一张微笑的海豚。Jacque说,这就是我的家人,我唯一的家人。
这几乎是我所看过的电影中,让我感到最寂寞的一段了。
昨天,又看了一次《The Big Blue》。
Enzo曾经要Johana小心Jacque,因为Jacque是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但Enzo肯定是属于这个世界,他热爱狂欢,热爱胜利,热爱大海。他的死亡只是由于他的爱。因为同样对大海的热爱,Jacque和Enzo成了最好的朋友。
但是Jacque和Enzo是如此的不同。喧嚣而虚假,Jacque眼中的世界大概如此,这让他感到恐惧。Jacque总是沉默不语,因为言语是如此的没有意义。人总是会离开或者死亡,没有征兆,犹如他的母亲和父亲。所以他热爱大海,热爱海底,在那里,冰冷而黑暗,而他也才能真正的宁静。只是过于寂寞了。
因为大到无法忍受的寂寞,Jacque才会让自己爱上Johana,或者以为爱上了Johana。只是这样的爱只能伤害Johana,因为Jacque毕竟不属于这个世界。
最后,Jacque在四百呎的海底离开,虽然对于Johana来说过于残酷,但是对Jacque而言,他只是回到了自己的世界了,带着最真诚最纯洁的爱。

Jacque毕竟不是普通人。对于常人而言,能作到Enzo那样就很好了。

另外,我非常喜欢这电影的色彩,不同的蓝色,浩瀚的、冰冷的、激动的、宁静的。还有贴着海面飞行的镜头,向着水底下潜的镜头,都很漂亮。
还有,电影海报很漂亮。

2005年1月29日星期六

离别E888

昨晚我的宝贝耳塞Sony E888没有任何预兆的突然死亡了。事前我正在观看从网上下载的National Treasure,中途暂停倒水喝,回来后就发现E888的左耳塞失声了。经反复尝试,确认非播放器问题,非接触问题。
这副E888购于2000年,用到现在,也可以说一句“寿终正寝”了吧。在2000年的时候,国内能见到的中高档耳机还很少,耳塞就更少了。E888大概算是那时的王者了吧。实际上,就算到现在,除了舒尔、音特美出品的变态耳塞,E888大概还是我眼中的耳塞最佳选择。
关于E888的音质,简单的说,虽然低音的量少的可怜,但是中音和高音的华丽足以让人无视她在低音上的不足。尤其是人耳最敏感的中音部分,E888的表现真能说的上是丝般顺滑,与我家中的SENNHEISER HD600相比,也不遑多让。当然了,其它部分比起HD600就差远了。嗯,说起HD600,我到是有点想回家了。
没有了E888给我添了一点麻烦,用什么来配iPod呢?好在还带了一副Koss SportaPro在身边,平时是连在计算机上使用,现在也可以连在iPod上用了。只是这东西毕竟不是太方便。也打算了再买一只随身用的耳塞或者耳挂。不过在网上查了一下价格,发现这种东西常常比国内的价格还贵。那还是等回国以后,再去安润搞一个吧。
奇怪了,国内的这种东西怎么会这么便宜?


2005年1月28日星期五

〖转〗教育体制已成中国人不折不扣的国耻

http://www.blogcn.com/user17/likeyesterday/blog/5977317.html
这篇文章中,引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教育权报告员托马舍夫斯基在2003年的报告,称中国的教育经费只占全国生产总值的 2%。而按照中国教育部、国家统计局、财政部在2002年公布的数据,这个比例是3.41%。即便按照官方的数据,投入依然太低。

2005年1月26日星期三

怪物

这是今天贴出的第三篇blog。原因是,把前几天的blog都推迟到今天来写了。
推迟的原因是,几天前,在网上看到一部漫画《monster》一看之下,欲罢不能,只有一气看完,所以连写blog的时间都没有了。
《monster》的故事主要发生在95-96两年之间,地点是在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故事开始于86年的联邦德国,天才的脑外科医生拼死救活了一个10岁的男孩子,之后却因为没有优先照顾病重的市长,而被医院院长冷落。然而不久之后,医院院长就被人毒杀了,同时男孩和他的孪生妹妹一起失踪了。到了95年,医生却突然发现,自己当年救活的孩子是一个恶魔(比喻而已,没有超自然含义),是多起杀人事件的背后黑手,而目的却不得而知。医生独自开始了对恶魔的追杀之旅。这只是这个恐怖故事的开始,其后的黑暗,深不见底。
《monster》一共18卷,一开始看,就感到这故事丝丝入扣、杀机暗伏。人物描写尤其真实,直有在耳后呼吸的感觉。我以为这漫画的七八九三卷描写在慕尼黑的事件,是整个故事中最成功的部分。十余个主要人物被命运之线微妙地联系起来,个个都在苦苦挣扎,探寻事实的真相,网络逐渐成形,要把monster困于其中;然而直到逼近monster,才发现monster的行动早已开始了。
可惜的是,之后的数卷,故事就有些勉强了,结构与节奏都有点混乱,最后有些草草收场的感觉。大概是前面的场子铺得太多,发展到后面,已经长成了一个“怪物”,超出了作者的掌控能力了吧。
让我打分的话,前面9卷是95/100,整体是80/100。如此看来,后面9卷是没有什么看的必要了。实际上,前面9卷确实值得一看,而看了前9卷以后,恐怕就很难停下来了。

见识IMAX的那个下午

上个周末(Jan.23),去Seattle见识了IMAX。
IMAX是一种大荧幕电影系统。当然说起大荧幕,很多人会想起球幕之类的电影。
与这些在马戏团或者科技馆中的玩具不同,IMAX是个真正的商业系统,所以不只是满足观众的猎奇,同时通过荧幕、音响、放映机、胶片格式、甚至具体到座椅等等系统地设计,使观众有最好的影音享受。另外,由于是一个商业标准,因此很多商业电影在制作的时候,就会有专门的IMAX标准。例如最近的电影蜘蛛侠2和Pole Express都有IMAX版。
这次我们去看的是一部纪录片Fighter Pilot。观感嘛,简单地说就是两点,一、眼睛不够用,摇头晃脑才能看完屏幕上的每个细节。二、终于用上耳朵了,光可靠听也能知道声音是从那一“点”来的。
至于更具体的感受嘛,还是应该亲身去体验一下。
在中国大陆,上海有几处影院可以放映IMAX。北京的华星号称可以播放IMAX,但实际上从开业到现在,一场也没有放过。

Life's so light

If I have two lifes, with one life, I could invite her to stay at my place, and the second life, I could kick her out. Then I could compare and see, which had been the best thing to do.
But we only live once.
Life's so light, like an outline, we can't ever fill in or correct, make any better. It's frightening.
以上是电影布拉格之恋(the unbearable of lightness of being)中的一段台词。这个电影的中文名字还真是不知所谓啊,还是说生命不可承受之轻比较好。
抄上这样一段台词的原因是,三四天以前,我看了这部电影,然后想到网上去看看关于这本书或这部电影的评论,却没有什么可以入眼的。甚至有的以生命不可承受之轻为标题的文章,连标题也没有理解,大谈压力之类的话题。所以我想,有必要在网上留下这段话,作为一个标签。
想起小时候看过一段话,说当文人们喜欢以“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生命不能承受之重”“生命不能承受之痛”“生命不能承受之回忆”“生命不能承受之XXX”来命名他们的文章的时候,那么这是一个米兰昆德拉流行的年代。现在这样的标题都快绝迹了,昆德拉不再是青年们炫耀自己品位的话题。时间确实是流逝得太快了。
生命是如此之轻;时间是如此之重。

2005年1月18日星期二

回忆之前 忘记之后

电影《北京乐与怒》,英语名字是《Beijing Rocks》,张婉婷导演,吴彦祖,耿乐,舒淇主演。单看这串名字,除了张婉婷之外,其他的实在很难刺激起观影欲望,而且在这电影上映的2001年,我对中国摇滚乐已经掺入了不屑的感情,所以这电影我只看了一个开头就放弃了,也因此直到今天,才听到她的片尾曲,《回忆之前忘记之后》。一听之下,茫茫然不知该如何言语,只能胡说一通了。
回忆之前茫茫如梦醒,忘记之后方知梦中还有梦。
唉,回忆茫茫,忘记方知,只是如何才能忘记?
有一种酒,叫“醉生梦死”,喝下之后就可以把过去的事情全部忘记。然而实际上,喝下“醉生梦死”的人,会一直去想我忘记那个人了吗,却才发现那只能让他记得更清楚。
又或者,找一个树洞,把回忆藏于其中。树洞一天不被开启,秘密就一天不会泛起。然而埋了回忆的树,终究会开花结果,每一粒果实全是那回忆的种子,之后枝繁叶茂郁郁葱葱,又如何能视而不见?
回忆不能忘记,就只能放手,放手之后也许才能正视无暇心灵的永恒阳光。

链接:回忆之前 忘记之后 MP3

2005年1月10日星期一

下雪了

今天早上我本来打算出去跑步的,向窗外一看,又下雪了,而且,还有积雪啊。所以赶紧下楼去周围转了一圈,拍了几张照片。
这是我的A80第一次拍雪景,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握,试了几种模式,回来一看,还是不太满意,只好用图像软件再调整了一下。真希望能再下一次雪,让我再试试拍雪景。
点击这个链接观看雪景照片:SNOW

老狮子与大鲑鱼

老狮子与大鲑鱼是电影《金色池塘》中的两个比喻。这部伟大的电影,有很多可以谈论的话题,比如她获得了当年(1981)的最佳男主角和最佳女主角(同样的电影我现在只想得起As Good As It Gets);这是亨利方达获得的唯一一次最佳男主角奖,虽然他是最伟大的演员之一;这也是亨利方达与女儿简方达唯一合作的一部电影,在电影中他们饰演暗战多年的父女;这部电影也结束了现实生活中,亨利方达与简方达的暗战关系。
亨利方达与凯赦林赫本在这电影中饰演一对老年夫妻,丈夫80岁,妻子69岁。虽然两人一起获奖,但是在我看来,赫本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也只能算是不错,而亨利方达的表演却是放在整个影史中来看,也是非常出众的。他成功地表现了老头子Norman的恐惧、好强、自负、自强,多种性格在他的身上集中体现,却又非常的和谐。
亨利方达在出演这电影的时候,已经重病缠身,带着心脏起搏器在演戏。想起来,他泡在水中的那段戏,真不知道是怎么拍出来的。在拍这电影的两年前,亨利方达获得了电影学院颁发的终身成就奖,可始终没有得到他最想要的最佳男主角奖。这个迟到的最佳男主角终于在1982年的春天来了,这时的亨利已经卧床不起了,是他的女儿简方达替他领奖,半年以后,亨利就去世了,这是他的最后一部电影。
亨利方达在荧幕上的形象一半都是非常正统的,但是在生活中却绯闻不断,他一生中有五个妻子。简方达的母亲只是他妻子中的一位,还是自杀而死的一位。亨利在不到一年之后,就娶了新太太。可以想像简方达和父亲的关系如何了。即使在简方达成名后,这两人关系一直很僵,互相攻击。在亨利方达老了以后,简方达却开始慢慢谅解和理解了父亲。《金色池塘》是这父女二人合作的唯一一部电影。
亨利在《金色池塘》中饰演一个80岁的老教授Norman,他曾经机敏博学好胜而且强壮,他喜欢用自己的智慧来作弄对方,让对方不知道如何应答;然而随着年华的逝去,死亡的阴影越来越浓,更让他害怕的是他的能力也在远去,记忆力衰退,体力下降,在熟悉的环境中也会迷路。他真的很害怕,可是他的自尊好强却不允许他被人怜悯。所以他在除了他夫人以外的其他人面前,绝不露出一丝软弱的痕迹,相反的,他比过去更爱嘲笑别人,更爱炫耀自己。在犯错的时候,他会迁怒周围的人,大吼大叫。
他的夫人说,他是一只老去的狮子,他只是在对自己吼叫,告诉自己,他还能吼。
金色池塘中有一只大鲑鱼,强壮而且机智,Norman一直想要钓到他,可几年来,他失去了好几次机会,始终未能得手。这让冬天的老狮子愤怒,也许还有害怕。他的生命已经不多了,他不知道自己是否还能战胜这个最后的对手。生命中的缺憾,是否还来得及弥补?
亨利方达在这电影中已经非常苍老了,但在他的脸上还能看到他年轻时的模样,他在《十二怒汉》中的样子,那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在这电影中的方达几乎是个完人,聪明机智敏捷,在压力之下依然非常坚定,理智地怀疑同时又是非常的愤怒,愤怒于对正义的伤害。亨利方达还出演过《最长的一天》《正午》《西部往事》等等,可是这些都没有帮他获取那个他最想要的小金人。
在三十年后,《金色池塘》中,亨利方达完全的老了,他表现着自己的衰老、恐惧还有愤怒。这一次,他终于钓到了自己的大鲑鱼。

2005年1月9日星期日

几张照片

昨天夜里,我从公司出来的时候已经过了12点。外面正飘扬着纷纷扬扬的雪花,在蕴黄的路灯下,怡然自得。我想明天大概能够拍到雪景的照片了吧。
可是今天早上醒来后,却发现室外看不出一点下过雪的痕迹,雪化入梦了。
到有点想念北京小河沟上一个冬天都化不开的冰层。
不管如何,还是在早晨跑步的林间小道上拍了几张照片。连接前两天拍的几张一起上传了。点击查看:Country Road

2005年1月7日星期五

Rosemary

今天听到了《毕业生》的OST,Simon & Garfunkel包办了整部电影的配乐,其中有三首非常流行的歌。Mrs Robinson,Sound of Silence和Scarborough Fair。
电影《美国派》中有个家伙和同学的母亲有亲密关系,他们两个出场的时候,总会配上Mrs Robinson的音乐,这就是来自《毕业生》的典故。
Sound of Silence大概是这三首歌中最有名的一首。
不过我最喜欢的是Scarborough Fair。
第一次听到这首歌是高三的时候,吉它、和声、多音轨、晦涩的歌词,当时感觉犹如听到了自己的主题曲一般。我找了盘磁带,两面全都反反复复的录上Scarborough Fair,放在随身听里面连续不听的播放,Parsely sage rosemary and thyme...She once was a true love of mine。
那个夏天,我就一直坐在书桌前,汗流浃背,一边准备高考,一边听着Scarborough Fair。
到现在,当我听到这首歌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那个叫Elaine的女子,而是一个明晃晃的夏天。

在网上查找有关Scarborough Fair的时候,竟然找到了莲波在ACT上发表的一组文章。小生是晚辈,ACT是从未见过的啦,而当年ACT上的名人,现在依然活跃着的恐怕也只剩一个方舟子了。莲波的名字在网上还能偶尔见到,那是因为她当年游戏文字,翻译了一个Scarborough Fair的古文版歌词。而Scarborough Fair的生命力当然要比网上的马甲强多了。可以想像,当Scarborough Fair还在世间传唱,莲波的名字就会随着她的译文继续在网上流传下去。

这个链接里是莲波的一些文字,放在新语丝的服务器上,估计从大陆是访问不到了:http://www.xys.org/xys/netters/Lianbo/prose1.txt

后面,我会贴上莲波的《伪造诗经》;蓝极写的《Scarborough Fair中的解读》 ;和弓枚写的《"斯镇的颂歌"详解》。前两篇都很有趣且篇幅短小,不妨读读;最后一篇的篇幅就大了,但是读了也颇长见识。

〖转〗伪造诗经 from 莲波
〖转〗Scarborough Fair中的解读
〖转〗"斯镇的颂歌"详解

2005年1月1日星期六

〖转〗走近真实的杨振宁


走近真实的杨振宁
◎鲁伊
2004年12月30日三联生活周刊

以82岁之身迎娶28岁的女研究生,2004年底爆出的这条新闻,使杨振宁一下子成了全球瞩目的新闻焦点。且不说新浪网上数以万计的留言评论,就连大名鼎鼎的路透社、美联社,也借此机会,八卦了一回。
有人说,杨振宁已经成为一个中国成功男性的符号:生于学术世家,学术上,35岁就得了诺贝尔奖,自此成为一代宗师;政治上,地位超然,历代领导人都礼为上宾;生活上,妻子杜致礼是大家闺秀,子女双全且均事业有成,到了耄耋之年,又有"上帝恩赐最后的礼物"……
但符号从来都不是全部的真实。今年早些时候,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杨振宁题为"《易经》对中华文化的影响"的演讲,经网络和大众媒体的辗转相传,成了一场中西符号大战。具讽刺意味的是,仔细探究之下,你会发现,在这场大战中,声音最响亮的那群人,既不知道杨振宁到底说了些什么,也不知道《易经》说过些什么。同样的事情在几个月后重演。很多人都知道杨振宁是"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但他究竟做过些什么,是个什么样的人,却很少有人清楚。但其实,只有把这些弄明白,你才可能会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杨振宁,这样的中国科学界,这样的故事……
1922年10月1日,杨振宁出生于安徽合肥。因他父亲当时正在安庆一所中学教书,安庆又名怀宁,故此给长子取名振宁。
杨振宁的父亲是杨武之。现在说起这个名字,已经很少有人知道。但半个多世纪以前,在学界提到杨武之,真是"天下无人不识君"。杨振宁才10个月大,杨武之便考取安徽公费留学,前往斯坦福大学学习,随后在芝加哥大学数学系师从著名数学家迪克森(L.E.Dickson),成为中国第一名因数论研究获得博士的学
者。归国后,杨武之在清华大学担任算学系(后改称数学系)教授和系主任长达20年之久,陈省身、华罗庚等均出自他门下。华罗庚曾写信给杨武之道:"古人云,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叔,我之鲍叔乃杨师也。"
生长在这样的家庭中,杨振宁的早慧很早就被发现和善加引导。杨武之教儿子天文、物理、数学、英文、唐诗宋词、易经八卦,为他延请的家教,也均是当时清华燕大名师最得意的门生。在清华园和燕园中,"杨武之之子"成为许多教授教育子女的榜样。
迄今为止,共有6名华人曾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探究他们的身世,你会发现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丁肇中的父亲丁观海,早年留学美国,是臧克家的同学,山东大学著名教授。李远哲之父李泽藩是著名水彩画家,台湾新美术运动先锋之一。朱棣文是著名化学家朱汝瑾之子,母亲李静贞也是负有盛名的化学家。只有
李政道和崔琦,出身贫寒,但他们的成功,也多赖吴大猷、吴健雄等名人之后的提携。
这种世家的力量,在生于20世纪早期的科学家群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举国烽火,中原板荡,只有世家子弟,才可以奢侈地躲进学术世界自成一统。1945年8月29日,23岁的杨振宁从昆明飞往印度,然后乘船过红海、地中海和大西洋,来到纽约。从哥伦比亚大学到普林斯顿,再到芝加哥大学,辗转反复,杨振宁才
最终找到战时因为参与原子弹研制工作而行踪被保密起来的物理学大师费米。经费米推荐,杨振宁得以成为美国氢弹之父特勒的学生。
杨振宁在芝加哥大学最初的研究工作并不太顺利。虽然师长们对他的见识非常欣赏,但缺乏动手能力却成了杨振宁的死穴。他自幼便是左撇子,好不容易才被母亲纠正过来。关于他的笨手笨脚有个笑话:杨振宁小时候曾用泥捏了一只鸡,拿给父母看,杨武之夫妇为了鼓励他,夸奖说:"这支藕做得真不错哦!"而在芝加哥大学,"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的笑话,更是一直流传至今。
1948 年初,获知杨振宁在实验室不顺经历的特勒给出了建议:转攻理论物理学。
杨振宁在西南联大师从吴大猷做分子光谱与群论研究时 ,采取的是推演法,即从数学推演到物理的方法。而在特勒门下,主要的研究法却是归纳法,也就是从物理现象引出数学表达的方法。对研究方法的掌握被杨振宁视为早期学到的最重要一课。正因为有这些当年的经历和经验,50年之后,杨振宁才会在人民大会堂侃侃而谈:以《易经》为代表的中华传统文化有归纳法而无推演法,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生的原因之一。
1949年春,杨振宁前往奥本海默主持下的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从事量子电动力学研究。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未来的妻子杜致礼。
杜致礼是杜聿明的长女,与杨振宁相识于西南联大,曾是杨的学生。虽然曾为权倾一方的高官之女,但此时,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战败被俘,杜致礼的学费也就没了着落,只好打工维持学业。1949年圣诞节,杨振宁和普林斯顿的同事、物理学家鲁丁格(J.M.Luttinger)到中餐馆"茶园餐厅"吃饭,邂逅杜致礼。相逢于患难之时,两人很快就谈起了恋爱。1950年8月26日,杨、杜二人在普林斯顿结婚。两人育有二子一女,携手度过53年的人生风雨,直至杜致礼于2003年10月因病去世。
杨振宁翁帆订婚的消息传出后,有家北京媒体登出了一篇《吴大猷与爱妻终生厮守》的文章,一半内容倒是凭空的臆测。一位台湾物理学家对记者说,上世纪60年代,往返于加拿大和台湾之间讲学的吴大猷,曾瞒着妻儿在台湾收养了24岁的义女吴吟之,一度闹得满城风雨。直到80年代,吴吟之的身份才被公众所知。
1998年,吴大猷曾送诗给吴吟之:"把断线风筝拴在地上,使其能高扬的吟之,有你的地方就是我的家。"虽然议论纷纷,但在学界却也是一段佳话。换成今日大陆的杨、翁,却不知为何成了窥私的狂欢,令人慨叹。其实,像吴大猷、陈省身这样的大师,当年都是风流倜傥的翩翩佳公子,远不是几十年来僵化语境下的"上大人老夫子"。而学者的声色犬马之欲、爱恨情仇,皆是私事与个人选择,又和他们的贡献、身份有什么必然联系呢?
提到杨振宁,一个不可忽略的名字是李政道。从1946~1962年,两人的合作长达16年,曾经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同出吴大猷和费米门下,因宇称不守恒理论永被后世学者铭记,同获诺贝尔奖,最后却断然决裂,数十年虽对面而如陌路,不能不谓遗憾。
李政道比杨振宁小4岁,生于上海,在西南联大读大学二年级时,经吴大猷推荐进入芝加哥大学当研究生。当时,杨振宁在芝大已经是小有名气的"学生老师",李政道却还是"后学小子",杨振宁对李政道的帮助甚多,以至于后来回忆道"在芝加哥的岁月里,事实上我倒成了他(李政道)的老师"。1951年,在杨振宁的建议和帮助下,李政道前往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做博士后研究,两年后又转去哥伦比亚大学。两人一直保持每周定期的互访。
从 1954~1956年,杨、李二人都在关注后来将他们推上成功巅峰的宇称不守恒问题。1956年4月初,第6届国际高能物理会议在罗切斯特大学召开。杨已是第5次参加这个会议,在最后一天的讨论会上应邀做该问题的介绍报告。第一次参加该会议的李政道也参与了讨论,物理学家费曼和布洛克还同他交流了一些看法。一个月后,杨、李二人就提出了宇称不守恒的假说。
对于是谁最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杨、李二人各执一词。作为外人,没有探知真相的可能,也没有这样的必要。我们只知道,这一年5月,本来计划前往日内瓦参加学术会议的吴健雄因为深知此事重要,留下来与美国国家标准局的4位物理学家进行了检验实验。1957年1月9日,实验结果证明了杨、李假说的正确性。
杨振宁在美国物理学会年会上介绍这一成果时,会场爆满,以至于有人甚至"爬上了吊灯"。宇称不守恒定律是如此的重要,一向矜持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也打破了常规,不到一年就把物理学奖授予两名年轻的中国人。
就在两人的声望如日中天之时,不和的阴影却也开始弥漫开来。未出名时,论文的排名或许可以风水轮流转,但成名后,尤其是论文的重要性开 始凸现出来,争执却变得无法避免。这种争执在1962年随《纽约客》上的一篇文章到达顶点,这年夏天,两人公开决裂,"永远分手"。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恩怨,在许多人看来,无非是"学院里的分赃不均",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杨、李后来都有多次与他人合作的经历。杨振宁三大成就中另外两项——杨-米尔斯规范场理论和杨-巴克斯特方程,也是与人分享,但却没有蹈杨、李之争的覆辙。
其实,这种不和,或许可以从更久远的过去中找到解释。无论是世家还是贵族,它们的力量和魅力,都在于可以超脱于凡世,维持一个自我的外人无法轻易进入的小圈子。在贵族式微的时代,转向高深的不足为稻粱谋的学术,成为许多最后的贵族的选择。所以,会有袁家兄弟、吴家兄弟、陈省身、杨振宁……身为圈外人的华罗庚、李政道,不可能不与圈子中的人发生接触,但却又无法越过那道看不见的障碍。那种发自内心的沮丧与失落,同今日网络上因杨、翁订婚而引发的俗世百相,大约并无本质的区别。